借100元,借出人每週收取服務費5元,那麼借出1萬元,1個月不就可收‘小額借款服務費’2000元麼?這是兩名在校大學生的如意賺錢算盤。他們沒想到,借款人竟然“閃”了!
小額和小李是武昌某高校經濟專業和電腦專業學生。據小額介紹,因經常看到有同學手頭緊張,需要用錢,遂於去年底萌生提供“借款服務”的點子,並在多個校園張貼廣告,開展小額借款服務,每借100元,收取3元/周的“服務費”。為減少風險,借款人必須抵身份證和學生證,且每人每次最多只能借300元。
小額說,今年元旦前,一名男青年找到他們,要求借300元錢,當時抵的身份證和學生證上的姓名叫李飛,是該校成教班的學生。首筆300元錢借給李飛後,對方1個星期後準時歸還,並如約支付了9元“服務費”。其後,雙方又有過6次“業務關係”,對方一直很守信用。3月2日下午,李飛再次找到二人,稱有急難事,想一次性借款1萬元,期限為1個月,並承諾將“服務費”提高到5元/周。二人開始還有些猶豫,但想到一個月可賺到2000元錢,何樂不為?於是他倆找同學朋友湊了1萬元錢,於4日下午交給“李飛”。
“剛開始幾天,我們一直和李飛保持聯繫,但一個星期前,突然發現他的手機號成了空號。”小額說,他頓感情況不妙,找到成教班才發現學生證是偽造的,根本沒有李飛這個人,二人立刻向校保衛處反映。
昨日下午,記者來到該校保衛處,一名值班負責人表示瞭解此事,並稱已找到李飛其人,通過協商,對方已同意還錢。